岳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4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来源:岳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2025-07-22
浏览量:1|| | ||



2024年度岳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一)职能职责

1负责拟订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政务 服务、电子政务管理相关政策及相关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措 施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或参与起草与行政审批服务工 作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负责统筹推进全市"放管服"改革和行政效能工作; 负责指导、协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负责权责清单、行政许可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目录管理和政务服务标准化规 范化便利化工作。

3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务公开工作; 负责全市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监督考核。

4负责统筹推进、监督管理全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负责指导县市区政务服务工作。

5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6与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  

(二)机构设置

根据编委核定,我局内设6个科室,所属事业单位2个,全部纳入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

内设科室分别是:办公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政务服务科行政效能与政务公开科电子政务科大数据建设管理科。

所属事业单位分别是:岳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岳阳市大数据中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本年度基本支出758.13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本年度项目支出4350.74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单位没有政府性基金支出。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本单位没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单位没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今年来,岳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总揽,推动政务服务不断优化、行政效能逐步提升,做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优化营商政务环境,打造“办事更简、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岳办岳好”政务服务品牌。截至目前,首批17个高频服务一件事18个地方特色一件事落地见效,1136个事项实现一窗受理757个事项实现掌上办22个地方改革案例新鲜出炉,2个园区新获批全省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试点。(一)推动职能转变,聚焦园区审批制度改革,为产业发展赋能。一是创新园区服务。岳阳经开区、平江高新区2个园区获批全省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试点。临湘高新区承接37个审批服务事项,涉及6个县级部门,完成场地、人员、系统、账号等基础保障配置,形成服务能力。成立园区服务中心,贯彻落实深化产业园区管理制度改革要求,梳理调整经开区审批服务赋权事项223项(拟保留72项、收回150项、新增1项)。二是加强政策服务。建设全市统一的涉企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岳商通平台,实施岳商通二期建设,深度对接湘易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进一步健全涉企政策兑现机制实施方案》,通过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和数据赋能,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更新惠企政策97个,新增上线惠企政策事项13个。三是规范中介服务。联合财政、市场监管、审计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财政性资金采购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形成了项目业主须凭中介超市中选通知书、采购合同等才予项目资金结算”“审计部门将中超中介采购纳入审计监管等中介服务规范的6,进一步规范了中介采购行为。截止10月底,网上服务超市入驻中介机构9859家,发布采购公告228个、中选公告232个。

(二)破解关键掣肘,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促行政效能提升。一是高标准完成改革任务。出台《岳阳市关于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工作方案》,强化部门间协作与信息共享。目前国、省首批17个高频服务一件事已全部落地,我市试点的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和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测试任务高标准完成。820日,湖南省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经验交流暨业务培训会议在岳阳召开,为全省全面应用上线运行提供岳阳蓝本,实现从试点示范的转变。二是高水平进行探索创新。鼓励部门、县区立足实情和企业群众需求,积极探索更多一件事办理模式,18个地方特色一件事落地见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审批一件事、人才公寓入住资格申报一件事、公职人员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稳步推进,相关做法在《湖南省实施改革攻坚行动工作专报》第6期和《湖南数据与政务》第3期上稿推介。三是高质量开展改革竞赛。从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等方面,创新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案例竞赛,探索以一件事”“小切口破解政务服务中的关键掣肘,通过统筹引领、部门主推、合力攻坚,20个部门窗口同题共答、选题自答,形成了不动产登记全业务一人一窗受理、慢性病患者医保高效就近办服务、烟草办证可视化智能申办、破占道类城管事务联合办”“集成办22个高质量地方改革案例。

(三)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助营商环境优化。一是创新增值服务。印发《岳阳市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施方案》,统筹涉企服务渠道、资源、力量,设立增值服务专区,推动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一站集成。建立政策、人才、法律等服务专窗,依托线上线下服务渠道,首批推行50项增值服务一类事一站办。二是推进综窗改革。推动34个审批职能部门深入实施1457个政务服务事项情形化梳理,1136个事项纳入无差别综窗,占比78%,先后完成人社、医保、公安、不动产4类部门综窗改革。如医保专区95项业务整合至5个综合受理窗口,平均办件时长压缩至10分钟以内,人社专区打造无差别综窗,可一窗通办所有养老(含退休档案查询)、失业经办、工伤参保登记业务等,大大解决了窗口忙闲不均问题,缩短了群众排队时间。三是探索政银合作。推行政务+银行合作新模式,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市交通银行12个网点作为第一批政务服务便民点进银行的合作银行网点,为企业群众提供六个部门3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帮办代办服务和35类证照、30类证明一键查询打印。自42政银合作模式正式上线以来,累计查询办件上万件,给群众带来了切实便利。

(四)践行发展为民,聚焦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改革,让企业群众有感。一是延伸政务服务新视角。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便民服务事项进厅需求,将群众呼声高、办事确实不方便的ETC事项引进市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办理,安排专人为企业群众提供电梯维保有关事项咨询,推进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充装资质许可进厅受办。推出运输车辆停运、复驶和数据修正业务一呼即办改革,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700余件。二是拓展跨省联办新领域。根据地缘特色,积极抢占岳荆市场,推进与湖北荆州在住房公积金领域合作,获评湘鄂两省住房公积金互联互通首批试点城市;加强与广东佛山在人社政务协同服务领域合作,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首次联袂,目前我市跨省通办”“朋友圈拓展至1960市州142个县市区,服务事项增至207项。三是强化技术应用新维度。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赋能作用。比如,岳阳快聘平台通过标识牌、短视频,湘易办、岳办岳好APP、市就业服务中心公众微信号等途径,宣传推介就业服务,运用大数据帮助招聘供需两端快速精准搜索匹配,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2万个,推动就地就近灵活就业1.5万人。

(五)积极回应关切,聚焦新时代政务公开改革,为政民互动搭桥。一是做好主动公开。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加大主动公开力度。今年以来,市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信息15669条,其中政策文件、政策解读、重点领域信息等各类信息719条,发布各类图片新闻、工作动态、公示公告2549条,市政府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46条,微博发布信息600多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面性、时效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二是规范依申请公开。向市人民政府提出请示,制作并启用了岳阳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专用章,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明确职能分工,规范办理流程和答复标准,并组织专题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公开事项准确理解、依法办理、规范操作的意识和能力。今年以来,我局共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申请43件,已全部办结。三是加强政民互动。今年来,共有20家市直单位和13个县市区组织开展了36场政务公开主题月活动,全方位展示政府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制度规范、服务举措和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政务公开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创新开展陪伴企业办事走流程活动,推动市级领导、行业部门一把手两代表一委员等以普通市民身份沉浸式感受办事流程、服务环境,累计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1130个。

(六)强化数字赋能,聚焦行政监管服务效能改革,强监督管理实效。一是优化总客服平台。坚持三整合一共享,将市政务服务中心岳呼岳应热线号码、政策知识库、投诉举报监督专线归并整合至12345热线,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平台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互通联动,实现政务服务咨询、投诉、建议、在线办理指导等诉求数据共享。截至目前,月均政务服务咨询话务量近1500个,知识库数据更新至4504条,归集涉企问题1363个。二是严格好差评处置。提高差评处置质效,做到有评必有件、差评必处置,实现每例差评核实到位、整改到位、反馈到位。截至10底,全市好差评系统共收到企业群众评价730651条,主动评价数712019条,主动评价率为97.45%差评整改及时率为100%。三是创新全过程监管。创新红黄绿三色工作机制,对归集的群众诉求和涉企问题按照典型问题、重点问题、一般问题分别标红标黄标绿,实现分类办理、动态跟踪;优化办不成事兜底,建立健全快速响应、限时整改、监督反馈管理模式,针对久拖未办、疑难复杂等事项,强化跨部门、跨层级集中会商、协同办理,推动清单管理、责任到人、限时办结,确保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实、办好、办成。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1、绩效管理工作意识有待提高;2、绩效考核指标依据不足;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完善,评价指标设定的科学性有待加强4、绩效评价工作监督力度需进一步提高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1加快完善相应制度建设和账务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部门效率,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更大力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2、将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真正凸显绩效考核的作用,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3、单位的各项工作能够与绩效考核的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凸显出绩效考核的针对性,促使绩效管理的细节化和可操作化真正落到实处,从而真正达到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整体与部分相协调;4、单位建立抽查机制,并准确深入的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项目,可邀请专业的审查团队开展绩效考核监管工作,以此保证整个绩效考核管理的监控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我单位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将在我局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绩效自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解决好绩效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能。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标准,2024年我单位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自评分为99.69分。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2024年部门整体绩效自评报告及项目自评表.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