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载着进口大米和棉籽的集装箱抵达岳阳城陵矶港上岸清关。当天进口货物总价为65.45万美元,海关扣除了货物价格中的内河段运费2万美元,岳阳恒盛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因此少缴纳税款1.2万元人民币。 这也是“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创新举措的首单业务,标志着该项全国首创制度创新在中国(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正式落地。
岳阳处于长江中游,大宗商品进口基本是从上海港转关进来,如果能把内河段运费从整个运价中区分开,同时不计入关税计税基数,对于走水运的大宗货物而言,成本就会下降不少。今年来,岳阳自贸片区联动海关部门加强制度创新探索,“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的审价创新模式”获海关总署备案,通过引入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测算数据,科学区分进口转关货物的国际、国内段运费,货物运抵我国境内的国内段运费得以从完税价格中剔除。经测算,以岳阳片区进口粮食、肉类为例,每年将为企业降低成本2600万元。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岳阳已开通武汉至城陵矶海轮航道、城陵矶港至日韩和港澳直达航线、城陵矶港至上海“五定班轮”航线,岳阳至东盟、岳阳至澳大利亚等国际接力航线。 随着“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创新措施实施,制度赋能放大效应将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