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乡有一个斗篷村,斗篷村有一座山,名叫斗篷山,村名因山名而来。山形恰似斗笠,虽不算高,在当地很有名气,正如刘禹锡所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来历自然就与神仙有关了。
话说公元前1060年(商帝辛纣王),姜子牙在渭水河畔以直钩不置鱼饵离水面垂钓,钓得文王。可他以年迈之躯,“年已七十有二,牙已脱落(《荀子君道篇》),辅周文王称伯,佐武王灭商。于公元前1065年受封于齐,此乃正史。野史所载周朝建立后,360位文武大臣在岐山封神台上,接受姜太公封神。
姜太公有一老婆,姓马名招娣,68岁,泼辣、势利,是一个有名的“花见花谢,人见人厌”的泼妇。封神时名额有限,可马招娣仗着自己丈夫是封神主持人,吵天吵地要给自己讨个封,并且到处串联,为自己讨封造势。说来也怪,她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背时倒运,好人也生病,富人也变穷。姜太公叫她不要到外面乱跑,她老婆说:“你要我到哪里去呢?”太公说:“凡是有福的地方你都不能去!”此后,家家户户怕马招娣进门,就将门上贴一“福”字,此习俗流传至今。
后来,马招娣继续胡搅蛮缠地讨封,太公无奈,只好给了她一个名额,封她为“扫把星”,人们也称之为“穷神”。
名额给老婆了,自己就没有封神。不过,姜太公智商最高,能力最强,功劳最大,威信也自然在众神之上,可谓是众神之神。
有一年夏天,姜太公和老婆又在吵架。玉清元始天尊是姜太公的师傅,师傅来家做客时,马招娣说话粗鲁,对师傅招待不热情,待师傅走后,姜太公说了老婆几句,老婆大吵大闹,说老公不喜欢她,有外心,屎泼尿不散。姜太公无奈,骂不得,打不得,离不得,因为他有严重的惧内综合症。于是太公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带着钓具鱼饵,驾一朵祥云,飘然出门。身在云端,眼朝下看。忽见云下有一小块平原,平原上有一条小河穿流而过,河两岸阡陌纵横,稻翻绿浪,河边野花盛开,香风阵阵;河水清澈,不时有鲤鱼打挺。姜太公烦恼顿消,站在云端喊了一声:“呀,真乃人间仙境,垂钓佳处呀!”
姜太公于是驾云着地,来到河边,专心垂钓,时有鱼儿上钩。也许是该要出事,正当太公专注于浮标之时,突然一阵狂风吹来,将太公的斗笠吹落到身后。一会儿风住了,天阴了,鱼也上钩了。
天色将晚,太公收钓回家,再找斗篷时,斗篷不见了,只见身后隆起一座大山,山色青葱,草木蔚然,郁郁芊芊,形似斗笠。太公无奈,说了一句:“噫,此乃吾斗篷也!”说罢,收拾鱼和渔具驾祥云而去。
从此,人们将这座山称为斗篷山,都说斗篷山是风吹来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