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相伴而行;书香致远,悦读迎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1年寒假教师读书活动作品展吧!
《好父母,好家教》
(原文节选)
无论做什么事,你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能够放下求之不得之苦,放下浮躁的心理,让灵魂不再流浪,思想不再浮躁,建设自己灵魂的乐园。
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怕慢,只怕站,久而久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一个强大的自我就出现了。
关于习惯
教育即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1分钟做小事。到这个时间做这个事、到那个时间做那个事,培养良好习惯,把这个事往深去做,就会感到趣味无穷,质量不断提高。
狠抓习惯的三块内容:
1.计划系统: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监督检査系统:严格按计划去做。
3.总结及反馈制度。
对于孩子:
能做的事,一定让他自己做,一旦这样,他越做越多,责任感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堆积起来的。
关于创新
什么叫创新?盯住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往深处去钻井,方能钻出甘泉,人最怕的是遍地挖坑。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你把这些极小的事情,干得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时,你自然就在尽到生存责任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了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阅读共享)
在岳阳市“三区”支教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怀揣梦想,远离城市,在异乡支援教学。他们勤学深研、敬业爱生,成为有教育情怀、教育智慧、教育境界的人。在寒假期间,他们仍然坚持学习,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为了鼓励和表彰这些支教老师,推出“最美支教者”板块,以飨读者。
“书香致远,阅读迎春”活动开展以来,廖琪敏老师每天抽出时间阅读书籍,讨论交流,分享心得,录制音频。用自己的行为践行支教者乐于奉献,学习不止的理念。分享她的朗读音频,以飨读者。
《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
作者:默梵
阅读推荐:岳阳市七中 刘顺
(原文节选)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知识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兴趣也越来越广泛,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还要一专多能,多才多艺,只有这样才能受学生的欢迎。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身要做长流水。一个有丰富知识的教师散发出来的魅力会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不但使课堂讲解更加精彩,而且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教师知识的丰富性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课堂轻松愉快,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得到学生的尊敬,这是成为学生益友的必要条件,教师的种种魅力将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用自己高尚的行为去熏陶和感染每一个学生,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之后,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关爱每一个学生是老师最基本的责任,只有老师的爱不奢求回报,学生的心扉才能向你敞开,学生的心灵才能让您走进去,只有这样,你讲课的时候才会感到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作为一名老师,保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接近你,接近你时才会感到高兴。严格之中不乏关爱之情,面对学生的错误,即使批评的重了一点,他们也会虚心的接受,并怀着感激的心情进行改正。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她和她的学生关系就像这样,难道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吗?当你回首自己曾经走过的这一段路时,将会发现原来自己拥有这么多可爱的学生,这么多真挚的朋友,你就会由衷地觉得自己真的很富有,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你们将会一起奏响美妙精彩的人生乐章。
(阅读共享)
朗读总是与文学与情感密不可分。儿童文学作家家曹文轩说:通过朗读,人们可以通过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学世界。梅子涵先生也说,老师朗读的声音是伴随着体温和深情走进孩子内心的。所以,朗读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总是传递着温暖、情感和美好,把人们带向诗意的远方……
为了感召更多的教师热爱朗读,用自身朗读的声音魅力感染带动学生素养的提升,推出“声影随行”板块,以飨读者。
假期中,刘顺老师积极阅读教育书籍,摘抄文段,分享心得,录制音频。一位年近半百老师如此的的努力与热情,为她点赞。分享她的朗读音频,以飨读者。
《教师兵法》
作者:刘坚新
阅读推荐:岳阳市十中 王四新
(书目介绍)
《教师兵法》是湖南优秀“草根”教师刘坚新编著的作品,
该书取法于我国古代著名兵书《三十六计》的形式,按计名排列共分为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书中没有对三十六计的原文再做重复累赘的解读,作者只是以一个资深教育人的身份,直言剖白《三十六计》的教育视点。全书每一计都按“军事妙用”、“教育解读”、“教育案例”、“心灵碎思”的体例结集成文,点点语丝,凝聚着他对教育教学独到的认识,闪现着刘老师的教育智慧。
刘老师是在教育一线成长起来的草根“名师”,他更多代表了我们教师普遍存在的生存状态,他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教育问题也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所以,读到文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相识之感,而刘老手对案例分析之精辟,提出的见解之独到与实用,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井底之蛙”来说,读后有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每读完一个案例我都要掩卷沉思,反思一下自己与刘老师做法的差异,以图吸取精华,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有所借鉴与改进。
(阅读共享)
教师的阅读,是提高个人修养,学习为人处世,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而写作,更是锻炼老师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文笔与口才密不可分。老师的阅读和写作不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更能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鼓励和激发老师们的读书和创作热情,推出“佳作欣赏”板块,以飨读者。
感悟一:
《书香致远,阅读迎春》之《教师兵法》第二计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处理师生关系的一剂良药。有学校教育,师生关系就存在。老师在课堂上可能与学生产生纠纷,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难免发生冲突。尤其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生,他们正处于身体与心理急剧变化时期,“叛逆”是初中生的“标配”。面对叛逆期的学生,如果我们采取“严管”,遇到“桀骜不驯”的学生,师生关系势必形同水火,我们的好心会被学生当成驴肝肺。案例《较量》中对待拖欠作业的老大难,普通老师采取的是“拖欠作业—被打手板—被罚抄—再拖欠—再打手板—再罚抄”模式,而杨老师走出了拖欠作业将被处罚的心理定势,采取的是“补做—反思内省—友善提醒”的方式成功地让学生走出了厌学的魔圈,使学生信其道,更亲其师。想想年轻时候的我,学生没做作业,我采取的就是前面的做法,硬是与学生“奉陪到底”,与学生发生冲突,硬是“不占上风不收兵”。人到中年,慢慢领悟了围魏救赵的内涵。有一次早读时面对一位伏在课桌上睡觉的“学困生”,本想一戒尺扑下去,戒尺扬起来又收回去了。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摸了一下他的头,他抬起头,继续睡了。早读后,我把他喊到办公室,问清了原因。原来深爱他的奶奶去逝了,他一夜没睡,尽管爸爸向班主任请了假,但他还是忍着悲痛坚持来上学。我肯定了他坚持上学的做法,并告诉他,奶奶在天堂一定希望看到他的进步。如果我当初不问青红皂白一尺子打下去,那岂不扑灭了学生求学的火焰 那对学生将产生多大的伤害!
感悟二:
《书香致远,阅读迎春》之《教师兵法》第五计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在军事斗争中只抓住对手为难之时,进兵攻取。在教育中,趁火打劫不是要教师对问题学生落井下石,一棒子打死,在刘老师的笔下,趁火打劫是建议教育工作者要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巧妙抓住最佳的教育契机。
书画摄影
作者:刘宏昌
(作者介绍)
刘宏昌,湖南岳阳君山人,乡村教师,从教之余爱好广泛,尤喜书画,岳阳师范师从李国光先生,后从聂南溪先生、老圃先生等,心仪八大,缶翁,白石,苦禅一脉。历二十余年,废画三千而有所获。绘画艺术贵在坚持,拼的是毅力和头脑。寒假期间,刘鸿昌老师每天都要坚持临摹和创作,勤于画作,笔耕不辍,奉上寒假读书的作品。
(阅读共享)
教师的书写,不仅体现教师自身的基本功,能陶冶心情,培养文学气息和审美,更能对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学习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鼓励和激发老师们的书写热情,推出“书画摄影”板块,以飨读者。
生活不止眼前的快乐,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一个是面对现实的浪漫抒怀,一个是对美好未知的空间想象。这两个字眼,悠长、温暖又容易引人生发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