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行业动态
多措并举确保档案安全度汛
编稿时间: 2024-06-24 09:42 来源: 中国档案报 
 

近期,我国多地相继进入汛期,势必将给档案安全带来威胁。为避免和减轻水灾影响,各级各类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多措并举,牢牢守住档案安全这条底线,确保档案安全度汛。

要加强思想认识,层层压实责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进入汛期,首先要强化档案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万无一失”和“一失万无”的思想,坚决摒弃“来得及”“不可能”等错误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坚决落实各项安全要求和举措,设想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特别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地区和存在地下空间的档案馆(室)更要做好防灾减灾预案。明确档案安全责任制度,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安全责任,做到档案安全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各负其责,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要建立完善防汛救灾策略举措。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转运、救灾、通讯、后勤保障等工作小组,确保防灾救灾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展开,处置突发险情时指挥顺畅处置得当。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汛期各个关键岗位都有人在岗,单位所有人能随时返岗,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失控。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提前留足反应时间,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上报,不得瞒报、漏报、虚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机制,在汛期到来之前,分别就“建筑”和“设备”两个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细致排查,建立台账并逐一进行整改销账。建筑方面要特别注意屋顶、门窗、库房入口、地下空间等部位,设施要逐一检查是否都能正常运行。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档案安全、无法及时整改到位的档案馆(室),要做好转运转存工作预案。做好“预演”和“复盘”,针对可能出现的库房进水、停电、停水、无法与外界联系、外部救援力量短时无法到达等各类险情做好预案,明确各个岗位的任务分工,做好灾前演练,确保应对措施及时高效。灾后进行全流程“复盘”,查找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认真进行整改提升。

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针对汛期可能出现的洪涝、台风、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叠加出现的情况,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备足备齐各类防汛物资并及时更新。配备应急电源、发电燃料、给排水、应急通信等设施设备,购置应急照明、食品、饮用水等,做到有备无患。落实专人管理专地存放,确保各类防汛物资关键时刻“全都有”和“用得上”。有地下空间的档案馆(室),其变配电、空调机房、安防、消防、强弱电、柴油发电机房等关键设施设备均可能位于其中,发生倒灌后危险性和破坏性极大,特别要做好“挡”和“排”的预案。排水设备要充分考虑长时间强降雨的排水量需求。温暖湿润地区应做好市电停电后空调系统无法运行时档案库房内的降温除湿预案。档案受灾后要第一时间在专家指导下按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进行抢救修复,尽量减小灾害对档案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6月10日 总第4147期 第一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