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防灾网”,筑牢“守护盾” 岳阳市举办2025年地质灾害暨山洪灾害综合避险演练活动

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5-04-20
浏览量:1|| | ||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4月18日,岳阳市在平江县大洲乡举行2025年地质灾害暨山洪灾害避险演练活动。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出席并讲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定桥,岳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美云,湖南省地质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晴日等出席,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淞作工作部署。

  警报声、鸣锣声响彻山谷,平江县大洲乡相关负责人和巡查队员一边严密监视雨情水情、查险排险,一边组织村民迅速转移……4月18日上午10时,在大洲乡中心小学,一场模拟连续降雨后,又迎来台风过境的极端天气下的综合避险演练活动拉开序幕。

  “压实责任、部门联动”是本次演练的核心目标。通过“全要素、全链条”的科目设计,围绕地质灾害与山洪灾害防御全周期管理,设置四个科目,重点检验“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应急响应-转移安置”全流程工作机制。各参演单位通过“雨后排查+入户宣传”双线推进、“会商研判+一线督导”同步开展,实现“应急调查-避险转移-回迁安置”闭环管理。

  演练全面模拟了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隐患点及风险区以相继触发临灾避险转移条件,景区相继闭园、学校相继停课,当地政府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托五级责任体系,组织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开展多维度会商,科学研判后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及山洪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县自然资源局实施“领导包片+技术支撑”双下沉机制,县水利局启动“网格化巡查+数字化预警”双保障模式。

  在重点演练大洲乡极端暴雨应对科目中,村镇雨量监测显示6小时累计降雨达200毫米,突破历史极值。现场指挥部综合研判山区小气候特征,预判存在“山洪-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风险,当即启动提级响应机制。按照“四个一律”刚性要求和“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原则,多部门协同完成“风险区划界-转移路线规划-安置点启用”全流程操作,创新采用“干部包户+智能预警”双保险模式,确保52户264人群众在1个小时内完成安全转移。

  李挚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四不一确保一坚决”防汛工作总目标,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应急联动和协同作战能力,全面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持续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风险预警、隐患治理、专业救援、宣传教育、应急处置等方面能力水平。

  李定桥在点评时指出,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努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要切实按照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夯实基础,补齐短板,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许淞表示,防范胜于救灾,演练即是实战。要聚焦责任链条,牢记使命勇担当。时刻紧绷“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坚决防止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险情。要聚焦临灾避险,应转尽转护安全。采取超常举措,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确保万无一失,做到精准预测预警、及时入户提醒、断然避险转移。要聚焦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抓落实。以演练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多灾害并发下的协同联动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构建“风险精准防控、力量快速集结、群众有序参与”的立体化防灾体系。

  本次活动由岳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和中共平江县委员会、平江县人民政府承办。演练规模达180余人,涵盖市直及县市区多部门。来自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市直相关部门及县市区150余人现场观摩学习。

  活动现场还为群测群防员和大洲乡中心小学捐赠红背包和相关物资,并演出小品《人民至上》,以真实案例强化公众防灾意识。